塘沽眾智廣告公司與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合作
點擊數: 次 2020-03-26 22:58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重汽”)的前身是濟南汽車制造總廠,始建于1956年,是我國重型汽車工業的搖籃,現為山東省濟南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的重要骨干企業之一。中國重汽曾在1960年生產制造了中國第一輛重型汽車——黃河牌JN150八噸載貨汽車;1983年成功引進了奧地利斯太爾重型汽車項目,是國內第一家全面引進國外重型汽車整車制造技術的企業。2007年中國重汽在香港主板紅籌上市,初步搭建起了國際化平臺;2009年成功實現與德國曼公司戰略合作,曼公司參股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25%+1股,中國重汽引進曼公司D20、D26、D08三種型號的發動機、中卡、重卡車橋及相應整車技術,為企業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重汽是我國最大的重型汽車生產基地,為我國重型汽車工業發展、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2018年9月,中國重型汽車集團在"2018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182位。2018年10月,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登上福布斯2018年全球最佳雇主榜單。2019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排名第70位。 [1]
公司名稱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外文名稱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CO.,LTD 總部地點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高新區華奧路777號中國重汽科技大廈 [2] 成立時間 始建于1956年 經營范圍 載重及特種汽車、汽車零部件等 公司類型 大型國有企業 公司口號 建百年企業 創世界一流 年營業額 905.36億元(2017年) [3] 員工數 28902人 年利潤額 10.03億元 資產總額 754.44億元 注冊資本 97658萬元 董事長 譚旭光 主管單位 濟南市國資委 [4] 中國500強 第182名(2018年) [3]
目錄
1 重汽歷史
2 創新理念
3 產業布局
4 發展戰略
5 組織機構
▪ 職能部門
▪ 上市部分
▪ 非上市部分
6 管理團隊
7 歷史足跡
8 營銷服務
9 質量管理
▪ 質量方針
▪ 質量方針釋義
▪ 質量目標
▪ 實施措施
▪ 質量認證
10 公司榮譽
11 企業文化
▪ 企業目標
▪ 核心理念
▪ 企業價值觀
▪ 企業哲學
▪ 企業宗旨
▪ 行為理念
12 大事記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13 企業相關
14 召回事件
15 獲得榮譽
重汽歷史編輯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重汽”)是我國最早研發和制造重型汽車的企業, 是目前國內重型汽車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前身成立于1958年,當時名為濟南汽車制造廠。1960年4月該廠試制出了中國第一輛重型汽車—黃河牌JN150型8噸重型汽車,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重型汽車的歷史。
中國重汽產品
中國重汽產品(10張)
1983年,國家為徹底改變汽車工業“缺重”局面,解決重型汽車工業低水平發展狀況,組建了中國重汽集團,性質為中央直屬企業,隸屬國務院領導。1987年實行國家計劃單列,1991年被列為國務院56家國家綜合試點企業集團之一。1993年被批準為國有資產授權經營試點,是我國首批實施國有資產授權經營的試點企業之一。2000年7月,國務院決定對中國重汽集團實施改革重組,主體部分下放山東省政府管理,2001年1月18日在此基礎上成立了新的中國重汽集團,現為省屬重點國有獨資企業,公司注冊資本97,658萬元,實收資本99,658萬元。2011年末中國重汽集團年產整車15萬輛、發動機13萬臺、變速箱14萬套、車橋34萬根、改裝車3.3萬輛。
創新理念編輯
中國重汽集團總部
中國重汽集團總部 [2]
改革重組以來,中國重汽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大力實施技術領先戰略,以自主知識產權構筑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中國汽車行業擁有專利最多的企業。中國重汽技術發展中心是全國第一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擁有“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的檢測實驗室,具有整車、發動機、零部件、材料工藝等全方位的研發和檢測能力,擁有各種加工、試驗、測試等高、精、尖設備,發動機、整車、部件振動、強度測試等設備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09年,經國家批準,國家重型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中國重汽正式揭牌成立,承擔著我國重型汽車行業技術研發、應用示范、成果推廣和技術服務的作用。
中國重汽主要組織開發研制、生產銷售各種載重汽車、特種汽車、客車、專用車、改裝車、專用校車、發動機及機組、汽車零部件、專用底盤,整車制造企業主要有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商用車公司、特種車公司、濟寧商用車公司,發動機有濟南動力有限公司和杭州發動機公司,車橋有濟南橋箱公司,變速箱有濟南變速箱部、大同齒輪公司,形成汕德卡(SITRAK)、HOWO、斯太爾、黃河、豪瀚、王牌、福濼、威濼為品牌的重卡、中卡、輕卡、礦用自卸、特種車、客車2000多個車型,成為我國卡車行業驅動形式和功率覆蓋最全的企業。中國重汽制造國內先進水平的D10、D12柴油發動機,T10、T12燃氣發動機,國際先進水平的MC11、MC13、MC05、MC07歐Ⅱ-歐Ⅴ排放的發動機,功率覆蓋140-560ps;世界級水平的系列化單級減速橋、輪邊減速橋以及16.5-22.5英寸盤式制動器;系列化的單中間軸帶同步器變速器、雙中間軸變速器,10、12、16檔手自一體AMT變速器等重要總成,構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發動機、拉式離合器、變速箱、驅動橋組成的黃金動力產業鏈。中國重汽還擁有3條自動化車身沖壓線、8條駕駛室焊裝線、12條駕駛室涂裝線以及9條整車裝配線,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重汽在重型汽車行業具有明顯的技術和市場領先優勢,產品暢銷國內外,出口世界90多個國家,被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確定為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還先后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國名牌產品、中國優秀創新型企業、全國最佳誠信企業、全國首批質量信用管理AA企業等榮譽稱號。2011年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
中國重汽“十二五”的發展目標是:努力打造百萬輛級商用車能力的企業,到十二五末,重卡技術質量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其他產品創國內一流;主產品線拓展至以重卡產業為主導,中、輕、客、特全系列商用車,力爭進入世界五百強。
產業布局編輯
整車生產方面,擁有六個整車制造企業(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商用車有限公司、濟南特種車有限公司、濟寧商用車有限公司、濟南豪沃客車有限公司和成都王牌商用車有限公司)。兩個全資專用車生產企業(重汽集團專用汽車有限公司、濟南專用車有限公司)。四個控股專用車制造企業(中國重汽集團泰安五岳專用汽車有限公司、中國重汽集團柳州運力專用汽車有限公司、湖北華威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四川綿陽專用車有限公司)。
中國重汽汕德卡(SITRAK)品牌系列重卡
中國重汽汕德卡(SITRAK)品牌系列重卡 [5]
整車營銷方面,擁有五個獨立的國內營銷單位(濟南卡車股份銷售部、濟南商用車銷售部、濟寧商用車銷售部、特種車銷售部、客車銷售部);七個整車出口單位(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亞歐部、亞美部、亞俄部、亞澳部、非洲部)。
總成制造方面,車橋總成由濟南橋箱有限公司負責,動力系統由動力事業部組織濟南發動機部、杭州發動機有限公司、濟南復強動力有限公司、重慶燃油噴射系統有限公司四個單位;變速箱總成由濟南變速箱部、大同齒輪有限公司兩個制造單位。
零部件制造方面,擁有專門從事汽車零部件生產的濟南部件制造部、濟南橡塑件制造部、濟南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汽車金融業務方面,擁有經中國銀監會批準的具有金融服務資質的中國重汽財務有限公司、鑫海擔保有限公司、鑫海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房地產開發及物業管理方面,擁有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開發公司、物業公司等。
中國重汽集團的主要生產布局主要分布在濟南市市中區黨家鎮、濟南高新區、章丘明水開發區、長清開發區等區域。濟南地區以外主要有杭州蕭山、山西大同、重慶市、青島市、濟寧市、泰安市、四川成都等地。
中國重汽豪瀚(HOHAN)品牌系列重卡
中國重汽豪瀚(HOHAN)品牌系列重卡 [6]
中國重汽集團堅持一切面向市場,2013年12月17日,在濟南舉行了中國重汽集團2014年商務大會頒獎典禮,為了打造中國重汽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重卡企業品牌形象,中國重汽啟動個多品牌戰略,對現有產品將全部囊括在SITRAK品牌,HOWO品牌,斯太爾品牌、HOHAN品牌四大品牌之下。一個品牌對應一個LOGO,一對一,緊密關聯。 [7] 目前,已建立起了以中國重汽(CNHTC)為主品牌,汕德卡(SITRAK)品牌、豪沃(HOWO)品牌、斯太爾(STR)品牌、豪瀚(HOHAN)品牌等四大子品牌的戰略格局。開發并擁有各類車型2700個,形成了國內最完善的卡車整車產品系列型譜。累計申報專利1090項,其中授權專利940項,專利數量繼續保持全國汽車行業第一的地位。另外,還為國家制定重卡行業標準24項,其中國家863計劃項目2項。中國重汽集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具備了技術創新、新產品開發、質量提升、生產布局、營銷網絡及資金優勢,提升了企業整體素質,樹立了全新的企業形象,積聚了發展的后勁,增強了參與市場競爭的綜合實力。
中國重汽新斯太爾(STR)品牌系列重卡
中國重汽新斯太爾(STR)品牌系列重卡 [8]
中國重汽集團堅持“科學發展,理性經營,精心操作,追求最佳效益”的經營方針,改革重組十年來,生產經營實現了健康快速穩定發展。十一五期間,作為國內重卡行業的領軍企業,中國重汽集團不僅生產經營各項工作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勢頭,而且堅持自主發展,完善產業布局,強化內部管理,提高了企業的控制力、凝聚力和整體競爭力,成為國內重卡行業運行質量最好的企業。2007年11月28日,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面向全球公開發售,首期融資99.5億港元,成為國內制造業第一支在香港上市的紅籌股,也是迄今為止在香港上市融資額最大的國內制造業企業。2008年、2009年中國重汽集團克服了自然災害、原材料漲價、金融危機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始終保持了國內領先地位。2009年,胡錦濤總書記、吳邦國委員長、溫家寶總理先后到中國重汽集團視察,鼓勵中國重汽集團堅持科學發展,繼續在自主創新上狠下工夫,為振興民族汽車工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發展戰略編輯
中國重汽豪沃(HOWO)品牌系列重卡
中國重汽豪沃(HOWO)品牌系列重卡
中國重汽集團十二五發展總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學習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科學發展、理性經營、精心操作、實現最佳效益;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堅持轉方式、調結構,形成產業新格局,創造發展新優勢。全面提升企業整體素質,進一步把中國重汽做優、做強、做大,努力爭取進入世界500強。
十二五發展具體目標是:努力打造百萬輛級企業,到十二五末,銷售收入達到2000億元;重卡產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建設以重卡產業為主導,中、輕、客、特車輛及工程機械全系列商用車企業;努力推動房地產和金融業務實現突破性發展,把中國重汽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商用車企業集團。
組織機構編輯
中國重汽集團擁有兩家上市公司即A股“中國重汽”(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和在香港上市的紅籌股“中國重汽”(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
職能部門
中國重汽MC13系列國五發動機
中國重汽MC13系列國五發動機
綜合行政部、規劃及技術發展部、技改基建部、企業發展部、綜合經營計劃部、企業管理部、人力資源部、市場部、國際部、財務部、質量部、法律監察審計部、技術發展中心,軍品部、組織部、宣傳部、紀委、工會、團委等。
上市部分
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
旗下包括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商用車有限公司(轄中國重汽集團濟南橡塑件有限公司);
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轄中國重汽集團濟南橋箱有限公司);
中國重汽(香港)國際資本有限公司(參股中國重汽集團濟南橋箱有限公司、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復強動力有限公司、中國重汽集團濟南豪沃客車有限公司、中國重汽集團杭州發動機有限公司、中國重汽集團湖北華威專用汽車有限公司);
中國重汽集團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轄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復強動力有限公司、中國重汽集團濟南豪沃客車有限公司、中國重汽集團杭州發動機有限公司、中國重汽集團湖北華威專用汽車有限公司、中國重汽集團重慶燃油噴射系統有限公司、中國重汽集團柳州運力專用汽車有限公司、中國重汽集團濟寧商用車有限公司、中國重汽集團成都王牌商用車有限公司、中國重汽集團福建海西汽車有限公司);
中國重汽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
中國重汽集團濟南港華進出口有限公司;
中國重汽財務有限公司。
非上市部分
中國重汽集團青島重工有限公司;
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專用車有限公司;
中國重汽集團濟南特種車有限公司;
中國重汽集團大同齒輪有限公司;
中國重汽集團泰安五岳專用汽車有限公司;
中國重汽集團濟南物業有限公司;
山東鑫海擔保有限公司;
濟南市齊匯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濟南汽車檢測中心。
管理團隊編輯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旭光 [9]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蔡東。
中國重汽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總經理:王勇。 [10]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韋志海。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王浩濤。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工會主席:李國憲。
中國重汽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臺學成 [10]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于有德。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總工程師:王善坡。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濟師:童金根。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技術中心主任:劉偉。
中國重汽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正濤。 [10]
歷史足跡編輯
一九五六年,中國重汽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濟南汽車制造總廠成立。1960年,濟南汽車制造總廠制造出中國首輛重型卡車黃河系列JN150,相等于車輛總質量的14噸。
1960年5月4日,毛澤東主席到濟南視察時,在珍珠泉展覽會上參觀了黃河JN150型樣車;1966年1月11日,朱德委員長視察濟南汽車制造總廠,并為黃河牌汽車題寫“黃河”二字。60年代后期黃河牌JN150型汽車開始進入國際市場。
1984年,濟南汽車制造總廠與中國其它整車、發動機及零部件制造商合并,組成重型汽車工業聯營公司,其于1990年與數家相關業務實體組成中國重型汽車集團公司。
1984年重型汽車工業聯營公司從奧地利斯太爾公司引進整車技術,在國內聯合生產“斯太爾”系列 重型汽車,濟汽是主要項目單位之一。在加速消化吸收“斯太爾”技術進程中,濟汽利用斯太爾先進技術優化“黃河”第二代產品,在斯太爾產品和黃河產品的系列化、通用 化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并通過引進世界先進技術成果以及生產設備,使工廠的生產能 力、生產規模、生產工藝、和產品的技術水平都上了一個大臺階。
2000年12月28日,經朱镕基、李嵐清、吳邦國、溫家寶四位總理、副總理同意,正式批準《關于重汽集團下放山東部分分立重組破產方案的編制》。
2001年1月18日,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在濟南正式宣告成立(簡稱中國重汽)。馬純濟豪情滿懷地向各界來賓宣布:中國重汽集團將以加倍的努力,實現“一年持平,兩年贏利,三年大發展”的奮斗目標,擔當起歷史責任,回報社會和用戶。
2002年8月18日,中國重汽集團建成全國最大的重型汽車橋箱生產基地。
2003年6月9日,中國重汽集團與沃爾沃卡車公司重型汽車合資項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簽約。6月30日,國家商務部批準了中國重汽與沃爾沃合資合作合同。7月10日,合資企業濟南華沃卡車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3月31日,濟南華沃卡車有限公司舉行隆重的開業儀式,同日,本土生產的第一輛沃爾沃重型卡車在濟南華沃卡車有限公司下線。
2003年12月18日,中國證監會正式批準中國重汽集團重組山東小鴨電器方案,中國重汽集團開始進入資本市場。2004年2月12日,經深圳證券交易所核準,山東小鴨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由“小鴨電器”變更為“中國重汽”。
2004年8月6日,中國重汽(香港)國際資本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注冊成立。8月7日,中國重汽(香港)國際資本有限公司經商務部批準正式成立。
2004年10月28日,代表國內重型汽車最先進水平的HOWO7系列重卡在中國重汽下線。這標志著我國的重型汽車整車技術開始與國際重型汽車先進技術接軌。
2005年12月12日,中國重汽集團自主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HOWO重型卡車第10000輛車駛下生產線,標志著HOWO重卡當年投放市場當年產銷突破萬輛,這在中國重卡史上尚屬首次,在世界重卡史上也是奇跡。第10000輛車駛下生產線,標志著HOWO重卡當年投放市場當年產銷突破萬輛,這在中國重卡史上尚屬首次,在世界重卡史上也是奇跡。
2006年4月交通部向社會推薦的道路貨運汽車及列車第一批車型正式發布。中國重型汽車集團公司HOWO列交通部首批推薦車型之首,有8種HOWO車型被推薦,分別有廂式運輸汽車列車、20英尺集裝箱運輸汽車列車、散裝水泥運輸列車、煤炭運輸車列車、40英尺集裝箱運輸車列車。
2006年4月18日,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在濟南成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型汽車發動機生產線正式投入運行。
2007年,中國重汽集團產銷重型汽車突破10萬輛,位居國內行業之首,產銷規模進入全球前五大重卡制造商行列,對重卡行業的帶動力更加明顯,對中國制造業的推動作用更加有力,與合作伙伴的合作空間更加廣泛。
2007年11月28日,中國重汽集團以紅籌形式在香港主板上市,上市公司名為——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股份代號3808。
2008年12月中國重汽傾力開發的擁有130多項新專利技術的新一代重卡HOWO—A7強勢推向市場。這是一款緊跟國際重卡發展方向,成功突破國內重卡技術體系,基本達到和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重卡產品。它不但擁有全新設計的目前國內最具代表性的中國重汽D12系列重卡發動機,同時配備了中國重汽開發的智能換檔手自一體變速器,開創了中國重卡變速器新時代的領先技術,從而將中國重卡技術提升到世界先進行列。
2009年10月7日,中國重汽與德國曼公司長期戰略合作項目獲得中國政府相關部委批準,并且通過了其他相關審批程序正式啟動。2010年8月26日,中國重汽集團董事長、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馬純濟和曼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帕赫塔博士,中國重汽集團總經理、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總裁蔡東共同在北京與媒體見面。雙方回顧了一年來的合作,共同認為中國重汽與曼集團合作項目在扎實推進,是成功合作的一年。項目進展順利,技術文件的移交和國產化工作已接近尾聲,人員培訓和技術支持在各個層面上全面展開。
2010年中國重汽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支持地方汽車工業的發展,加速推進新的產業布局。
2010年4月11日,中國重汽集團綿陽專用車有限公司開業揭牌。
2010年9月28日,中國重汽集團成都王牌商用車有限公司揭牌。
2011年1月15日,中國重汽舉行首期投資10億元建設福建海西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廠區奠基儀式。
2010年,中國重汽實現產銷重型汽車突破19.5萬輛,銷售收入超過800億元。同時,“新能源重卡”、“礦山王”、“礦山霸王”、“AC系列重型驅動橋”、“橡膠懸架”等一大批自主開發的新產品及關鍵部件總成取得成功,為中國重汽的發展增添新的強大動力。
2011年4月9日,中國重汽與德國曼攜手亮相第十四屆上海國際汽車展,合作開發的卡車品牌汕德卡(SITRAK)正式發布。
2011年5月28日,中國重汽保稅物流業務啟動暨出口非洲1500輛重卡發車儀式在濟南出口加工區隆重舉行。
2011年中國重汽集團研究決定,組建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濟南鑄鍛中心,致力于樹中國重卡鑄鍛件標桿,使中國重汽鑄鍛產品走向世界。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大會2011年12月20日上午在北京舉行。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2012年1月18日,交通運輸部正式公布了中國重汽集團等11家車輛生產企業的10個牽引車車型和6個半掛車車型為第一批甩掛運輸推薦車型,中國重汽集團自主研發的ZZ4257N3247N1B、 ZZ4257N3247C1兩個車型榜上有名。
2012年2月14日,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由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華中科技大學等單位聯合申報的《大批量混流生產工藝過程優化平臺及應用》項目榮獲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巴西圣保羅當地時間2012年4月11日16:38,中國重汽巴西KD工廠暨2000輛歐五重卡出口簽約儀式在巴西隆重舉行。
2012年7月28日,中國重汽集團新疆商用車有限公司開工奠基儀式在烏魯木齊經濟開發區隆重舉行。
2012年7月12日,中國重汽集團與芬蘭卡哥特公司在香港就建立合資公司正式簽約。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汽車吊裝設備等方面進行合作,預計2016年汽車起重機的生產綱領為4000臺。
塘沽眾智廣告承接天津部分廣告項目
塘沽眾智廣告承接天津部分廣告項目






